2007十大水产科研成果

分享到:
点击量: 285918 来源: 中国食品商务网

    1.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围绕中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对中国对虾新品种选育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我国对虾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通过20多年不间断监测,发现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机制;建立了中华鲟救护与康复技术,提出了中华鲟综合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多项国家特大和重大建设项目论证和运行、广泛科普和公益性宣传以及我国鲟鱼产业化中,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为IUCN红色目录中国鲟鱼种濒危等级划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对中国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夏奥一号”奥利亚罗非鱼通过水产新品种审定培育出的“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已通过**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6),培育的奥尼杂交鱼已成为我国罗非鱼养殖主导品种,并在**30多个省市推广,累计产值3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

    4.**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对虾集约化养殖基础生物学、养殖生态环境高效调控、养殖对虾营养**调控技术体系。应用推广面积30万亩,新增产值6.2亿元。成果为确保我国养殖对虾品质和质量**,促进对虾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5.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及设施开发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等奖**研制出我国**套升降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开发出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制定了多项深水抗风浪网箱常规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为拓展我国近海海域开发利用空间,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渔业装备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6.淡水池塘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达到******应用生态工程学原理,有效改善了池塘养殖性能,可使试验池塘单位面积养殖产量提高11.2%~32.5%。通过构建以水流为能量载体的复合养殖生态系统,有效实现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对提高养殖产品品质、节约水资源及有效解决废水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7.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速预报技术达到******自主开发了海洋渔业环境综合分析系统、海洋渔业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构建了金枪鱼综合数据库系统,建立了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金枪鱼渔场预报试验;解决了课题实施中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金枪鱼渔场预报准确性超过60%,渔场预报种类和区域达到4种。该成果对增强我国公海与渔业权益竞争力,拓展远洋渔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8.重要水产养殖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达到******获973、863和948等计划支持,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微卫星克隆技术,建立了35个物种49个基因组克隆库,获得微卫星序列10307个,多态性标记1629个。该成果大规模地克隆了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微卫星标记,使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种质与育种研究技术在短期内提升到分子水平;鲤遗传连锁分析及结果在育种上的应用使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的分子育种从理论走向实践,带动了我国水产分子育种研究的**开展。(完)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