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分享到:
点击量: 282774 来源: 《长江》

    56岁的朱新礼,现在仍然是汇源果汁集团“*勤奋的人”。

    每天上午10点钟,是汇源办公大厅员工出操跑步的时间,在操场上的队列中,跑在前面的总会是汇源的掌舵人朱新礼。只要在北京,他一定参加。16年来,无论在勤奋程度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朱新礼都走在前面。创业初期的热情和干劲,丝毫没有因为时间和成功而减弱。

    在不惑之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水果罐头厂重新起步,经过16年的努力,朱新礼和他的团队已经打造出中国*大的果汁饮料巨头———汇源集团。2007年上半年,汇源果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受到了香港及全球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融资24亿港元超过预期,至今市值已过百亿。

    30多年过去了,从企业的领头人到政府干部,再经历16年的创业历程,朱新礼看过了太多的成败起伏,云卷云舒。早春3月的**,当记者坐在他的面前,听他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讲述“企业家精神”,讲述他见过的那些人和事时,依旧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身上蕴含的力量和坚定。

    记者:我们想请您谈谈“企业家精神”。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开始有机会展现的一个值得纪念的时点。同时,我们也知道汇源迎来了16岁的生日。30年以来,失败的公司和企业家有很多,您也看得多了。您觉得汇源和您本人能够成为这30年浪潮中的幸存者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这段走过来的历史?

    朱新礼: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呢?应该首先是创业精神,只有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叫企业家。创业不在于大小,有的做得很大,有的做得很小,但起码精神是一样的。有这��精神,他就愿意去努力地工作,而且享受着一种创业的乐趣。他看到自己的价值每天在变化,一个品牌一样从无到有,一个公司一样从小到大,就会由衷地愉悦。创业中的人,经历自己每天的变化,工厂的变化,事业的变化,会感觉到这是一份享受;不创业的人就体会不到这份幸福和享受。

    汇源能存活下来,而且发展到今天,*主要的因素还是人,人的性格,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性格。从1992年2月开始,汇源创业至今已经16年,我认为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人的性格,再一个就是选择的项目非常好。我在创业的时候选择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感觉到有一种责任。那时候,作为一名公务员,压力小一点,收入也可以。从农村出来的人,能够在政府有一份工作,已经不错了。但是,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社会、为果农做点实事。1992年之前,沂蒙山区有很多的水果都烂在山里,烂在树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太大的资源浪费。同时,我也了解到这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了水果加工的项目。

    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很好的年代。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估计汇源这个项目也长不大。这个项目能解决农民卖果难的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当然,遇到一些困难是很正常的。

    记者:从您这十几年企业运营的具体战术角度看,怎样的管理品质能够成事?

    朱新礼:我认为能成事,首先必须具备三点:**个就是善于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一个学习能力不强的人,在这个时代是很难生存下去、发展下去的。特别是一个企业家,更要善于学习。**个就是能够实践,能够亲自去做。光学习没有用,光做不学习不行,盲目地做也不行,不去做更不行。第三就是能够坚持。如果我遇到困难就停下来的话,汇源的事业早就停下来了。创业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资金的问题、人才的问题、市场的问题、销售的问题等,每一个都是挑战。不怕困难多,就怕你没有勇气,没有办法去解决。

    记者:您刚才也谈到了,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人的性格的问题。人的性格会决定一个公司的品质。中国大部分的公司创始人,会把自己的性格投射到自己的公司中去,创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往往这个公司就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那您怎么看待您本人的性格?您一手创办的汇源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品格?

    朱新礼:任何一个企业,特别是在创业时期,创业者、领头人的性格很容易烙印在他的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团队的追求上。汇源的性格就是1992年提出的8个字:勤奋、务实、高效、**,也叫做汇源精神。

    首先就是勤奋;**个就是务实,我是一个非常实干的人,可以跟员工一起装车、卸车、开车送货,可以光着膀子跟员工一起建工。我很讨厌虚的东西,凡是很长的讲话、文章和制度在我这里都过不了关;就事论事,不说空话、套话、虚话;第三是高效,务实才能高效,讲求实际,开门见山,绝不扯皮;第四是**。我认为我和公司员工之间,包括各个年龄层的员工,基本没有代沟。在**精神上,有些年轻人还不比上我;这种**的精神从骨子里就有,同时又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具有这种学习精神,才能进行**,对有益的新事物才去推动。这些都体现了我个人的性格。

    记者:1992年在创办汇源的时候,您就提出要走向世界、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但您从1974年开始,在企业做了十几年,然后又成为政府干部。我们从你的履历里面看不到国际化的背景。

    朱新礼:国际化,不在于你的背景,而在于你的视野。有很多人虽然身在山沟,却知天下事。可有些人身在大城市,却非常的闭塞,他的思想和世界完全隔绝。汇源的国际化不是始于现在,而是从一开始就有这种国际化的视野。现在大家都谈国际化,早在1992年汇源创业之初我们的工程师就已经是德国人,设备是从德国引进的,使用信用证、采用补偿贸易的做法,产品远销欧洲和美国。无论在设备的选择、产品的选购上,还是人才的使用、融资的方式上,都体现了我们国际化,一开始就有高起点的、国际化的视野和运作。

    记者:这是不是跟您曾担任县外经贸委副主任这个履历有关系?

    朱新礼:可能有一些关系,但也不是主因。我觉得还是与我的性格有关系。我比较喜欢发现和研究新的事物,而且要求高一些。在一个行业里发展,你起码要看准五年后的发展趋势,不能总追在别人后面。比如,2001年汇源引进了亚洲**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了行业5年。一次从意大利引进了4条这样的生产线,整个行业都非常震惊。虽然成本高昂且有一定风险,但这种生产线节省能源,保证了产品质量,从长期看有利于减少单位成本。我们了解到,直到去年一家国际饮料巨头才在中国引进这样的设备。这些情况都充分体现了汇源的追求和高起点。

    记者:还是回到咱们企业家精神的主题上面,您的榜样是谁?

    朱新礼:在我创业前后,有两个榜样,一个是成功的榜样,一个就是失败的榜样。我更注重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上发现教训。我比较欣赏王永庆、李嘉诚和松下幸之助这些企业家,很喜欢看他们的创业故事,正是他们唤起了我的创业激情。改革开放30年,前15年成功的创业企业家榜样不多,很多的人是靠政策发家、靠胆子大出来,其中一些人辉煌过后纷纷倒下了。大浪淘沙,挺过来的人都已经脱胎换骨,像柳传志先生就成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他的特征是善学和擅变。他比我年龄大,但比我更擅变。他自己说过,在公司里每年一个小折腾,两年一个大折腾,5年又一个小折腾,甚至折腾回去。折腾,实际上是一种**的精神。

    记者:您能再说说失败的例子吗?

    朱新礼:失败的就太多了,曾经显赫一时的众多商界人物都或沉或浮,俱成过眼烟云。1978年以来,这样的失败者太多了。他们的失败是一种经验教训,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每个失败者都有不同的失败根由,一些人是因为企业发展太快,一些人是自视聪明,没能把握好形势,或者大环境下迷失了方向,触犯了法律……

    记者:您是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课程”首期班的学员。长江的学员们对您也是非常敬仰,希望您能给他们一些创业的建议。

    朱新礼:在长江,除了能学到知识,还能结识很多同学,朋友圈子越来越大。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进入长江学习是明智之举,收获很大。很多年轻的学员朝气蓬勃,我很羡慕他们,他们有很好的意识,不需要我太多的建议。他们的发展会比我好,因为中国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每年一个变化,五年十年有一个大变化。我希望,大家面对困难不要灰心,好好地创业,好好地努力,好好地坚持。不要因为国家出台一个政策,或者哪一个行业阶段性的不景气,就有太多抱怨和悲观,导致*终放弃,这不符合企业家的精神。我觉得希望一定大于失望,方法一定多过困难。*后,我欢迎长江校友经常到汇源来看看,大家促膝而坐,交心而谈,快慰人生!

    朱新礼

    现任北京汇源饮料食品公司董事长,先后毕业于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1974年至1988年,先后担任山东省沂源东里工业集团总经理、山东永新实业公司总经理。并曾当选沂源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淄博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完)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