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禁鲜令”二次难产谁来买单?(图)

分享到:
点击量: 313615 来源: 慧聪网
 

    经过**次延期后的乳制品“禁鲜令”被迫**次延期,本拟更换包装的企业为突然止步而感到愤怒,而期待着奶制品真实信息的广大消费者更显无措。


    ■背景

    2004年8月1日,**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出版发行了《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意在对将于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做解释。而按照《指南》的规定,我国奶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必须要使用“**奶(乳)”和“巴氏**奶(乳)”等标准名称。因此,业界将它称为“禁鲜令”。

    “禁鲜令”推出之后,立即引起了生产巴氏奶的加工企业和地方奶业协会的不满,他们认为巴氏奶应该标注“鲜”字。而作为高温奶阵营的利益代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却一直强烈支持“禁鲜令”的实施。

    据披露,在乳品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背后,还有更深、更大的势力牵扯其中,为“巴氏奶”提供包装材料的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和为“高温**奶”提供包装的瑞典利乐公司在这一场“保鲜”与“禁鲜”之争中也多有发力。而应该处于中立地位的权威机构中国奶业协会和乳制品工业协会在这场争论中也各自“选边”,分列“保鲜”与“禁鲜”阵营。

    再次被迫延期

    6月1日,是“禁鲜令”(《国家食品标签标准实施指南》)被迫延期后正式实施的日子。按照国标委等部门祭出的这道“禁鲜令”,奶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必须使���“**奶(乳)”和“巴氏**奶(乳)”等标准名称。

    事实上,在2004年8月就出台的“禁鲜令”按照指定者的计划原本是应该在2005年10月实施的,但因各方利益博弈而陷入“难产”,被迫延期至今年的6月1日实施(本报去年曾做过连续报道)。

    而今,大限已至,反对者发起的“保鲜运动”是否成功了呢?正在南京采访的记者就此对南京市场来了一次“现场目击”。6月1日这天,南京各大商场照旧在9点打开了大门。记者在南京苏果、好又多、金润发、世纪联华等几家大型超市看到,除了“蒙牛”等牛奶使用的新包装上没有出现“鲜”字(以“纯”字取代)外,其他如“光明”、“卫岗”、“三岛”等品牌的牛奶基本上仍在使用带有“鲜”字的包装。销售人员称:“这些包装还都是旧包装”。

    通常,当一个**性法规或者政策甫一执行,相关部门都会在涉及的领域进行检查或者暗访,以搞清楚有关利益各方是否做到了“令行禁止”。但在这**,尽管违背“禁鲜令”的鲜牛奶并没有脱下自己的“鲜”字外衣,却不见工商、质监部门出击查处的身影,这不免让人奇怪:难道“禁鲜令”又搁浅了?

    记者很快从南京奶企获得了答案。南京奶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部一位张姓经理表示,目前南京有28.9%的市民每天饮用“鲜奶”,比去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禁鲜令”不让他们打“鲜”字招牌来吸引消费者是在人为地压缩他们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空间,**奶企当然会强烈反对,自然不会“甘愿受死”。

    “‘六一’前我们没换包装,产品还是打‘鲜’。此前,不仅南京的奶企在强烈反对‘禁鲜令’,**各地的奶企都表示要抵制,不过我们还是有点心虚,谁知道会不会真的被处罚呢?”南京某奶企负责人说,“从5月开始,我们就严密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会不会松口,也不断打探其他同行的行踪、随大流。直到5月31日晚上,我们才松了一口气。”该负责人在电话中继续称,“因为事先得到消息说5月31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会就‘禁鲜令’做出答复,我当天晚上8点就登陆国标委的网站等消息,直到10点左右国标委的网站才挂出通知说再次推迟‘禁鲜令’的实施,我这才放下了心。要不,我们就要立即撤下产品更换包装,不仅面临巨大损失,还可能会被处罚。”该负责人这样描述他在“大限”前夕的心情。

    毫无疑问,自2004年8月出台以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推出的“禁鲜令”再次“难产”了。

事实上已经“流产”?

    “这看似**次‘难产’,但事实上‘禁鲜令’已经‘流产’了。”南京一位奶业人士“乐观”地认为,“‘难产’意味着‘禁鲜令’还有正式生效实施的可能,而‘流产’则意味着‘禁鲜令’事实上已经‘胎死腹中’!”问其依据,他笑称,“玄机”尽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5月31日的“通知”之中。

    国标委的“通知”到底蕴涵着什么“玄机”?记者登陆国标委的网站,发现该“通知”这样描述“禁鲜令”的缓行:“《关于对库存标签延期实施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通知》:‘鉴于仍有部分企业标签库存量较大,为减少企业损失,凡符合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及相关标准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可延期使用至2006年11月1日。’”

    “国标委之所以在去年10月推迟‘禁鲜令’的施行,当时的理由就是考虑到奶企原有标签和包装库存量较大,为减少企业损失才延的期。事实上,从2004年8月出台到2005年10月施行,这一年多时间奶企完全有时间做准备,用这一理由来解释延期很牵强。现在,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1日,又是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国标委还是用这个理由进行**次延期就不再是牵强的问题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奶企的强烈反对已经占了上风,废黜‘禁鲜令’是迟早的事,因为即使到今年11月,‘奶企原有标签和包装库存量较大’这一现状还是不会消除,国标委总不能老拿它说事吧?”

    其实,早在今年4月本次“禁鲜令”延期的决定公布之前,**就一直在盛传“禁鲜令”可能会被禁止的消息。而首先放出这个让奶企喜、让乳企忧的消息者就是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我不能告诉你信息的来源。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从同一个部门的3个渠道了解到这个消息的,而且渠道涉及到有关高层。”

    “先知先觉”的光明乳业打探到的消息证明了王丁棉的“诚实”。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研奇称,光明此前曾致电国家质检总局询问“禁鲜令”执行一事,得到的答复是“照旧”,于是光明便照旧使用了“新鲜”包装。

    虽然当时有关部门并未正式表态,但这个消息很快便在四川、上海、广州等地的奶业协会传开,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奶企未急着更换包装和新的标签,这似乎无意中为国标委推迟施行“禁鲜令”提供了一个台阶。但对业内流传的“解禁说”,一些省市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称“国家政策岂能朝令夕改”,这使得一些“胆小”的奶企放弃了观望而采取措施更换包装和标签。“我们现在后悔了!”南京一家已经更换了包装的奶企称。

    进入5月,取消“禁鲜令”的传闻更甚,随着“六一”的临近,要求解除“禁鲜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四川、上海、广州等地的奶业协会再次联合向农业部上书求援。

    呼吁的结果是“保鲜派”再次赢了。而“禁鲜令”被**次延期后,其存废问题又开始受到**关注。发布延期“通知”的国标委农轻处称,“标准”当然不会取消,但要分清“标准”与相关“教材”的区别,《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只要经过任何一种加工处理就失去了生鲜的意义”)只是教材,不具效力。至于11月是否执行,还要看当时的情况,但也不会无限期拖下去。照此看来,之前一直流行的“只执行《通则》,不执行《指南》”的说法可能成真,就是说,“禁鲜令”已经在事实上“流产”了。

谁该为“折腾”买单?

    “禁鲜令”自出台以来两度延期,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更激起骂声一片,国标委的公信力几乎跌落到了冰点。

    首先骂出声的是已经更换了包装的奶企,由于国标委的延期“通知”是在5月31日*后一刻才出来的,而此前迟迟未得到确切消息,所以**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更换包装了。而现在,没换包装的奶企还可以穿着“鲜”字“外衣”抢占市场,而脱下“外衣”的他们却在市场上显得不伦不类,“商场里那些已经变更了包装的产品就很难再换回来了,如果新旧包装并存会造成市场混乱,而且重新穿上‘鲜’字‘外衣’又要耗费大量成本。”南京一家奶企的销售经理愤怒地称,主管部门规定频变让他们“实在很难做”。

    已经更换包装的企业还在为国标委的“不公平”而骂着:“既然要放出信息就应该**公布,只对个别企业开口子是极其狭隘的。”

    这些奶企得到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的声援:“**1000多家企业中有80%左右更换了包装,现在又得到‘禁鲜令’推迟的消息,岂不是又得换回来。但是如果*终‘禁鲜令’又被禁止了,还得重新换回包装,其中的经济损失谁来弥补?”王丁棉说,“自从‘禁鲜令’出台两年来,整个乳品行业都是在不安定中度过的。政策的不稳定给企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了企业经营与行业秩序的大混乱。政府的公信力在哪里?以后大家还会听话吗?主管部门不但不尽责、以合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反而不断搅局,如何使人信服、如何维护权威?”

    没换包装的也在骂。由于“禁鲜令”的*终命运会怎样现在还难以下定论,所以不少没换包装的奶企尽管库内只剩下一小部分旧包装但仍然不敢追加印制。“‘香满楼’有十一二个品种的产品涉及更换包装,行业惯例为每种包材起印费至少要12万元,公司已为新包材投入了120万元至150万元资金。旧有的包材用光了还要不要去进新货?要是到了11月又第三次延期呢?”奶企“香满楼”一负责人称,“主管部门出台政策不需要成本,却处处牵动着企业的命脉,所有的损失只好由我们自己买单。如此朝令夕改,确实太不负责任了!”

    即使是在质监系统内部,“不和谐”的声音也很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称:“国标委的临门一脚太气人了!连我们内部也没有及时通气。没事改来改去,完全无所适从。现在你网上挂了‘通知’而文件却没下来,就算红头文件下来我们要不要去市场上执行?万一你一晚上又变了怎么办。”

    消费者也骂开了:“这一闹剧让我们这些本来就对奶制品质量信息所知不多的消费者陷入了更大的困惑和无措中,我们的利益已经受到实质性伤害。有关部门必须尽快摒弃利益集团代言人的暧昧角色,基于公共利益立场给消费者一个明确交待。

*新资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