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差异化”葡萄酒

分享到:
点击量: 290534 来源: 中国葡萄酒旅游网
中国葡萄酒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更是突破了130亿元,这是继2005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之后的又一强势增长。

伴随着这一进程,行业发展也具有了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新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的葡萄酒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产区、不同品牌、不同葡萄品种、不同档次的葡萄酒产品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多样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这个突出特点明确反映了我们正在面对一个逐渐或者正在高度国际化的葡萄酒市场。面对国际化的市场,我们的葡萄酒企业应该保持怎样的竞争心理呢?

全球多样性产品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涌现是市场国际化的一个标志,那么中国葡萄酒产品进入世界葡萄酒主流消费国家,也是葡萄酒消费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因此,持续而坚持,酿造具有“中国个性”的葡萄酒产品,丰富全球葡萄酒产品线也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葡萄酒“个性化”,确切的说,是追求品牌形象的个性化、产区的个性化、酿酒葡萄种植的个性化、酿酒师的独特调酒性格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营销沟通的个性化等多方面的“个性化”组合。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如何酿造个性化葡萄酒。

酿酒葡萄差异化

中国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老师在谈到酿酒葡萄原料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强调,葡萄酒“先天在于原料、后天在于工艺”,这充分说明了要酿造好的葡萄酒须先要有质量**的酿酒葡萄。

|博锐|161

葡萄酒产品由于受到酿酒葡萄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因而特定地理环境的特点(例如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地质情况以及适���该地区的酿酒葡萄品种等因素)决定了酿酒葡萄的质量和个性。也就是说,葡萄酒产品会带有浓厚的原产地域特点与个性。

2005年7月1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始施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同时废止。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国葡萄酒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酿酒葡萄种植区域、葡萄酒生产区域、酿酒葡萄种植种类、酿酒葡萄采收质量、酿酒葡萄种植方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自然因素,酿酒工艺、理化分析标准、感官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和标签管理等人文因素。

因此,正确地选择酿酒葡萄基地的位置,并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科学地选择酿酒葡萄品种,进而合理确定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规模,*后建立紧密的酿酒葡萄原料供求关系。虽然这是一个浩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但是这一工程将为酿造“中国个性”的葡萄酒提供深具中国各个产区及其产区内品种特色的酿酒葡萄原料储备,就像为万丈高楼夯实了一个稳健的地基。个性差异化“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把具有**品质的酿酒葡萄比喻成一块璞玉,那么如何去雕琢它,使它保留天然之美,并且还会附加精湛的工艺技术,就成为葡萄酒企业酿酒师的责任。我们在谈到一款好的葡萄酒产品时,经常讲,葡萄酒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并非是一个能够长时间按照标准化来组织生产的行业,产地、品种与年份之间偶然的**组合,才会造就一支**甚至**的葡萄酒产品。现代的科学工艺和酿酒师的处理调配,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酒质,但还是能将原酒的**品质发挥到**,而且还会附加属于自己的特质,从而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纵观现今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仿佛到了一个“营销崇拜”的时代。葡萄酒企业一切围绕市场为中心,固然没有错,但是还是要提醒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产品作为前提,说明企业的运作并没有一个稳固的根基。酿酒师在企业的作用好像只是为了控制产品不要出现大的质量问题,而对于产品“个性”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屈从于市场。

虽然市场受到了国外散酒和瓶装酒的冲击,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还是已经出现了一批深具“中国个性”的葡萄酒产品,例如张裕用中国烟台产区特有的蛇龙珠品种酿造的“解百纳”、龙徽“怀来珍藏”的赤霞珠和霞多丽单品种葡萄酒和山西怡园酒庄的品丽珠和梅鹿辄品种葡萄酒等等。从根本上,建设中国各大产区的**酿酒葡萄原料基地,进而酿造符合各个产区特色的品种/年份葡萄酒产品,尤其还要逐渐形成具有酿酒师鲜明个性的产品,才能使我们守牢国内市场,实现进军国际市场的长远目标,而不会沦为国外原酒在中国的灌装车间。

沟通差异化

2006年8月16日,中粮酒业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的葡萄酒**供应商,这将为进一步提升“长城”葡萄酒品牌形象以及扩大市场号召力产生长时间的影响。长城正利用北京奥运这一平台,向世界极力展示一个具有民族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中国葡萄酒品牌。

与国外很多具有几千年葡萄酒酿造和生产历史的葡萄酒国家相比,中国从1892年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的建立到现今,才仅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世界的葡萄酒舞台上没有中国的声音。建设科学的酿酒葡萄产区,生产深具“中国个性”的葡萄酒产品,*后我们需要用营销手段将它传播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而*吸引异域消费者的无非是中国的文化。作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中国的个性化元素可谓是琳琅满目,例如民风民俗、文学艺术、山水景观、园林建筑、工艺美术、语言文字等独具历史人文特色的元素都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来加以应用和发挥,将他们应用到品牌诉求、产品包装设计等环节,将中国文化的个性化元素与葡萄酒产品相结合,向国际化市场推出和沟通我们葡萄酒的“中国个性”。

葡萄酒文化的落后与滞后是行业健康发展必须逐步突破的难题。而通常人们所讲的葡萄酒文化主要关注于消费层面,也就是说它只是葡萄酒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代表葡萄酒文化的全部。而且,中国葡萄酒差异化道路也会涉及到酒文化和葡萄酒文化的“中国痕迹”。酒文化“差异化”

谈到酒,必谈酒文化。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起初酒与祭祀相关,发展到后来,节日庆典、出师祝捷、升迁、寿筵、结婚生子、接风离别,一直到现在的企业上市等场合,都少不了酒的影子。因此,酒已演变成为了一种深具文化功能的饮品。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酒“基因”(例如饮酒器皿、诗文词曲、绘画书法、酒史、酒俗、酒礼、酒德、酒令和逸闻趣事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于大到维护国家和民族自尊心,小到追求家庭和事业成功的传统价值观念,只不过酒作为载体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酒文化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外延和体现。

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形象一些来讲,酒文化就像一棵有很多分支的大树,葡萄酒文化只是其中茂盛的一个分支。简单来说,酒文化包括与酒相关的一切事与物。世界各国由于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与葡萄酒相关的“事与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遵循一定的共性,但同时葡萄酒文化在各个国家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征。葡酒文化“差异化”

文化具有独特性、继承性和持续性。文化也可以说是围绕某种持续性的、坚持性的价值观念或者秩序的一种继承和不断充实,因此,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或者特定人群在精神层面的价值维护和追求。

从酒种来看,在中国主要有白酒、黄酒、啤酒和葡萄酒等,围绕这些产品都形成了各自特定的酒文化,但是中国传统酒文化还是以白酒文化为主。中国白酒作为世界四大蒸馏酒之一,无论从酒的起源、生产酿造、流通销售,还是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酒文化载体上,都透射出白酒极其厚重的历史感、沧桑感和文化感。

正如国际葡萄酒大师RonGeogiou所说,“一粒葡萄可以告知气候,土壤和酿酒方式,它还能够讲出源于不同时间和地方的文化、历史、音乐、艺术和食品。”可以说,中国传统酒文化的产***展和传承都是以白酒为主线,或者说白酒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各酒种都形成了自身的“亚文化”,但和白酒文化相比,起码从现在来看还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白酒文化在中国酒文化中依然占据着主流位置,而且其他酒种“亚文化”也无不是在白酒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必然会带有传统白酒文化的深刻印记,即其会留下很深的“中国痕迹”。

葡萄酒本身是一种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从这一点来讲,应该没有东西方之分,之所以有区别,也只是在生产和消费的表现形式上出现差异,而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催生出了世界各国风格各异的葡萄酒消费文化。

目前,中国葡萄酒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距离葡萄酒文化(与葡萄酒有关的事与物)的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可以说,中国的葡萄酒文化一直处在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但是无论如何演进,它都会折射出中国葡萄酒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文化“沉淀”,这些文化因子综合起来将会形成具有“中国痕迹”的葡萄酒文化。

曹禺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是明天的文化。”企业昨天怎么做,决定了今天的消费竞争局面;而企业今天做什么,将影响着明天的行业命运。中国葡萄酒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酒文化,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独特的地位,也才能保持行业沿着健康的既定轨道前进,用丰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向社会和消费者奉献自然、健康的绿色葡萄酒产品。(完)

1